从格力空调和小米手机,我们看出了什么?
12月12日,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获奖名单揭晓,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、格力电器 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获奖。但两人在台上互相对掐对赌,也应引起大家的反思。其实两人就是论了下到底哪个模式好,什么模式发展更持久,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。网上也有支持不同方的。姑且不论什么对错,大家好像站到格力一方的比较多,连新兴经营模式的马云都做出了站到格力一方的选择。我也谈谈几点认识。第一,马云也说,营销很好学。雷军也一再强调营销,固然小米能用三年的时间取得如此好的效应,值得肯定。虽然格力23年,小米无法对比。这也证明了营销策略对了,能打到立竿见影的效果。苹果就是很好的营销,苹果除了IOS外【但操作系统很重要的】,其他的都不是自己的,CPU是三星的,IPS是日本的,加工是富士康的,小米与其如出一辙,但小米除了设计外,什么都没有,这也正时董明珠看不起小米之所在。就像雷军说,我找全球最好的工厂,董明珠说,我不给你做。这是在商言商的大实话。一方面商人有商机,应该说找到我给你做产品,求之不得,但大家不要忘记,仅从经济学角度讲,比如,你小米手机给我的产品有竞争了,我可能就不会给你做了,怎么办,找次家厂商做,那就不是最好的了,若上升的到国家利益和安全,估计找谁做、出多少钱都不行的。这也就是核心技术不掌握,核心制造加工技术没有,再好的设计也只能停留在纸上。这也是格力的底气所在。小米没有工厂,没有加工制造技术的研发投入,没有销售成本,固然节约了很多资本,节约的成本可能会更大的惠及了米粉,以最低的价格,达到了国外品牌机的跑分性能,这就是很好的设计产品的营销。但当董明珠问到在场的有多少人使用小米手机的时候【董最狠的就是这一招,雷军没有接好】,仅仅有2-3人,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,是我们的营销还力度不大?发展空间更大?品牌认知度低?我想,每个人都心知肚明。一个企业,仅靠营销,没有其他的支撑,就是难免要寄人篱下,低人一等,发展受限,话语权没有,规则的游戏就自己说了不算。90年代,我们生产一台DVD,我们自己只能赚取20-40元不等的利润,而日本根本不要生产,就靠专利技术,每台DVD提取100多元的利润,其他类似的产品和例子在中国举不胜举。我想小米能赚取多少,是什么方面赚的更多,能持续多久,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。
第二,核心技术需要长期的沉淀积累。董明珠一再强调格力的研发技术和核心技术,并专一做空调产品,其在世界上都可谓一霸。这也是他们的底气,至于他们如何营销只是产品出来后的事,也就是格力的核心和高端在掌握核心技术,常言道,有了金刚钻能出瓷器活。而小米注重的是我拿到产品如何去再描述我的产品,至于你怎么造,按我说的就行了,其实他设计的产品永远不会高于,也就是要永远滞后于别人制造的技术,谁都能设计出100年以后产品技术指标,但谁能做出来呢,那就是科幻片了,以前的科幻都很多实现了,那可不是设计能实现的,那需要技术的积累来逐步兑现。
第三,高端核心技术买不来。让比尔帮你做是可以,但附加值高,也就是大利润让别人拿了。别说技术,就是有些高端产品拿钱别人也不给你做,就象董明珠说的,我不给你做。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播放的《大国重器》讲的就是这个。大家知道,我国的飞机发动机技术,航天技术,CPU的制造技术,数控机床技术,汽轮机技术,特种钢材技术,我们常用到的电脑和手机操作系统,等等等,始终还没有掌握,我们用的手机和电脑中的核心的芯片,甚至屏幕有国产的吗?以前我们就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,诸如服装鞋帽,没有高附加值,且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人力及能源,仅赚取微量的利润。人家卖给我们的产品都是高附加值,很多是只卖产品,连技术都不给,比如一片WIN8操作系统盘或一个办公软件,其成本也就几毛钱吧,但我们买下来要几千上万,人家买的其实是技术,不是产品本身价值。其实很多技术只有自己掌握了拥有了,别人才会把价格降下来,才不会垄断,也才会有话语权,我们为什么买国外的产品有时很贵,不买还不行,人家就是看到了你不行,你没有,但一旦我们有了他们很快就把价格降下来了。道理很简单,就是垄断,就是壁垒。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和安全利益上,体现的就更明显了,比如我们的军事技术很多领域与国外差距很多,如发动机技术,人家就是不卖,封锁,就是俄国给我们买,我们也仿制不出来,造出来了,技术指标与原装差距也很大,何也?制造技术达不到,加工技术达不到,工人技术达不到,材料技术达不到,诸如此类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,只能不断的积累,不断的投入,一代一代的努力,才能赶上来。并不是雷军说的我找最好的工厂给我做能解决的。
第四,国家制造和技术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支撑。雷军和董明珠的对掐和对赌,不是谁的模式有问题,其实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个问题。雷军进一步说是商人的代表,与卖小商品的大妈没什么实质的区别,他强调的是经商的模式,盈利的途径,是适应新型经济发展的方法,占了利益链条的一部分而已,并暂时的强化了,如果没了加工,能生产的企业,设计的产品也出不来,有何用。倘若都按这个方法去做,没有技术的支撑,社会怎么去发展。格力代表的是企业的技术和产品,占据了利益链条的高端,如果我一直控制着,就不愁没人要,其他,他可做也可不做,若做了铺开的面就大些而已【如销售和服务等】,就象雷军说我找你做。很多企业之所以斯,都是技术根本上了,被其他更高技术的企业替代了,没有通说国占据技术高端的企业倒闭的。制造和技术,是国家发展基础,他体现的不仅仅是盈利,而是推动社会进步,提高世界的竞争了。正如都去造房子,倒卖房子不会持久,美国的“两房”不也都死翘翘了,技术只有被更好的技术取得,更好的技术得益于原有技术的基础支撑,同类的技术体现的只能是更好的企业的产生,没有听说国哪个房地产公司比哪个更好更高端,只听说一个比一个更大而已。所以小米也是如此,今天有小米,明天可能会出来个“大米”。他要是有雄厚的资金支撑,惠及大米的粉丝比小米更高,照着2年去赔,占有市场把小米打压后,再去实施盈利,那大米就会火一阵子。反过来,小米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,并占有高端,那不仅仅是高利润的问题了,而是没人敢挑战你了,挑战就是找死,除非你被更高的技术取代了,就像我们的电脑都要安装Windows一样,若我们有个Door类的系统,比Windows还好,谁还用米国的啊。
所以打赌10亿不算什么英雄,谁赢谁输也不能说明什么,此文仅提醒大家,实体经济很重要,连美国现在都一再强调要大力发展其制造业了。董明珠说:“如果那时没有现在这么现代,就想到这样,那我们就叫腾云驾雾,空想”。也就是科幻,科幻的实现需要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来实现。互联网成就了马云和雷军,但不要忘记,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存在,就谈不到×宝和×米的生存,只不过他们是抓住和适应了这个变化而已,所以马云也站到了格力这了。小米的模式也不可否认是时代的产物,但愿小米能走的更远,20年后还能见。
https://www.chachapeizi.com/?clzx/690.html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