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忧草观察】中国“绿卡”怎样变“鸡肋”为“鸡翅”?
【忧草观察】中国“绿卡”怎样变“鸡肋”为“鸡翅”?文:汪忧草
记者从中央组织部了解到,目前,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修改“绿卡”审批管理办法,降低“绿卡”门槛,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,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。(6月3日《北京青年报》)
自2004年实行“绿卡”制度至2011年年底,总共只有4700多张绿卡发放,年均发放量248张,而彼时在华常住的外籍人口已达60万。所以,网上有个段子这样调侃中国“绿卡”是“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”:“比尔-盖茨、巴菲特够不够优秀?他想来中国定居可不可以?不可以,因为按照现有制度,他没有现行规章所要求的中国工作经验!”
“绿卡”制度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才竞争,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。比如美国绿卡允许持卡人可在美国任一地点工作、居住和拥有自己的事业,可享受零学费十三年义务教育,绿卡持有人在退休后即可申请购买低收入老年人公寓住房,可用大约市场价格的35%左右的款项购买由国家补贴兴建的在美国属于自己的住房等等。这些优惠措施,每年吸引了全球超过100万各路英才移民美国。
反观我们的“绿卡”,在吸引人才方面,做得就不够到位。虽然至今年5月23日,有130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“千人计划”获得中国“绿卡”,但整体规模还是太小。
一则,海外有5000万华人华侨,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,有超过100万中国人到国外留学,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国外定居下来。对于这些在国内接受教育、在国外取得硕士、博士学位,并在各行各业做出了相当贡献的海外人才,国家需要加大引入的力度。
二则,改革开放以来,许多外国人来华经商,1980年在华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外国人不到2万人,2011年这一数字增至近60万人。而且从2000年开始,进出中国的外国人数量以每年10%的速度增加,到2011年外国人入出境已达5400万人次。这些外国人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库。
三则,如今中国每年发出的“绿卡”,还不到美国每年发出绿卡的八百分之一,在人才争夺上,我们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,更何况每年还有数十万中国人移居国外,大多都是学有所长的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。在这种人才“净流出”的背景下,如何通过“绿卡”吸引海外人才回流,就显得更加迫切。如何把如今形同鸡肋的中国“绿卡”,变成帮助中国展翅高飞的“翅膀”,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和挑战。 (发稿:红网-红辣椒评论)
https://www.chachapeizi.com/?zxsp/242.html
页:
[1]